1、混凝土排架结构调整
优化背景
某工程研发中心为单层厂房形式,建面3.4 万平米,层高在10~34 米,平均层高在25 米左右,结构形式均为混凝土排架结构,屋面分为钢结构滑动屋面和钢结构屋面。混凝土柱截面以800×800 为主,梁主要以400×900 为主。
如施工混凝土排架同时考虑柱间距及架体高宽比,则需搭设约59.4万m³的超高满堂脚手架(搭设面积约为180m×136m,高度按平均22m计算),人工费、材料费以及措施费用非常高,施工进度也更缓慢。
优化措施:首先与设计单位沟通混凝土排架改为钢结构的技术可行性,通过核算钢结构受力分析、梁柱截面尺寸和钢结构总用量,再对比混凝土排架与钢结构总造价的差异,最后以混凝土结构造价(实体费用+措施费)高于钢结构造价以及施工安全、施工进度为由,得到业主和设计单位的认同。
效益对比:最终在出图前将大部分框排架结构形式(除7000 ㎡必须采用混凝土结构)改为了钢结构柱+钢梁的结构形式。将占比较大的超高满堂架费用变更为盈利的钢结构制安费用,扭亏为盈,预计减少成本1005.2万元。
混凝土连廊优化为钢结构
优化背景
某工程屋顶层结构原设计存在一段混凝土连廊(长36.2m*宽9.4m*3.5m);施工时需由商业层顶板(标高27.9m)搭设支模架至连廊底部(标高84.45m);若搭设56.55 米高支模施工该悬挑连廊,存在施工难度大、措施费用高、施工现场安全难以保证等困难,高支模措施费用约55 万。同时根据合同“该费用综合考虑在脚手架工程投标报价中,结算时不予调整”,该费用由项目部承担。
优化措施:以混凝土空中连廊施工存在安全风险大、措施费用高为切入点,并列举类似存在大跨度空中连廊的项目(如重庆来福士广场等)均采用钢结构连廊,混凝土连廊工程实体费用和施工措施费用约102 万元,钢结构连廊工程实体费用和施工措施费用仅84 万元,采用钢结构连廊更合理。设计方亦认为钢结构连廊更合理,同时提出钢结构连廊无法避免因玻璃幕墙渗漏,导致钢结构锈蚀问题。项目联系原合作幕墙单位,并一同举例其他项目幕墙节点做法,说明幕墙防渗漏效果,最终说服设计院,调整设计方案。
股市开户网上开户流程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