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句话说得好:“树老根多,人老话多。”其实,到了晚年,最怕屋里太静,心里太冷。
单着的老人,独自打理三餐、满屋清扫,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偶尔在菜市场和邻居聊几句,有时也想:要是老伴还在,或者身边再有个人,该多好啊。
如今,中年或老年人单身的越来越多。离了的、丧偶的、孩子远在他乡的,独守家中,日子像一碗寡淡的白粥。
没错,独处久了确实习惯了清净,可偶尔深夜听闻钟表滴答,也会想起有人在身边的日子。人到晚年,最大的奢侈品,就是一个知冷知热的“搭伙伴儿”。
搭伙,不是凑合,是温暖的共享。你煮粥,我炒菜;你忘了药,我递上一杯水。
早起的阳光洒进院子,两个人一起浇花、晾衣服,日子就这么缓缓流淌,有滋有味。
有人说,“两个人一起过,一个家才有烟火气。”其实,有了伴儿,连简单的生活都变得亮堂起来。
展开剩余75%现如今的老年人,思想早就不是上一辈那种“有伴才算完整”。大家追求自由,讲究自己开心。
可是,谁说自由就等于孤单?很多老人不愿意麻烦子女,更不想成为对方负担。
实际上,找个志同道合的人搭伙过日子,并不是谁依靠谁,而是互相托举——一起抵御生活的风雨,共享每一杯茶的温度。
“世上没有无处可去的人,只有不想走出去的心。”这是余华的句子,放在中老年人身上再合适不过。有些人觉得单身就是自由,没人约束没人管。
可也是这个自由,在大病初愈、孤独难眠的时候,变成了一种让人落泪的空虚。如果有个人陪着聊天,一起下馆子、散步公园,哪怕只是晚上看看电视,也比空荡荡的屋子要温暖许多。
搭伙过日子,不必苛求爱情,也不必故作热烈。生活不会像二十岁的轰轰烈烈,多半是锅碗瓢盆里的一首老歌。“人生海海,终归有人相伴才不寂寞。”
春花秋月的日子,有人捧碗给你夹菜,有人端水帮你摆桌,这才叫过活。
许多人害怕新的感情,其实搭伙的本质是互相陪伴,彼此照应,远比勉强恋爱来得舒坦自在。
有人说,岁月静好,不如有人同行。独自过是一种能力,能够分享才是一种幸福。老年人找伴儿,不是将就,也不该被看作笑话。
不论过去经历了多少风霜,能决定自己的下半生,让日子变得充实,才是顶顶清醒的活法。像那首老歌唱的:“只要你手里有灯,这路就不黑。”
人生到了最后,每个人都想要一点温暖,哪怕只是一盏灯火。
现实里也有太多温暖的故事。有位阿姨丧偶后,花了五年时间重新恋爱,和另一位大叔搭伙日子。
他俩各自有孩子,不想拖累彼此,便商量好了AA制吃饭,轮流做家务。过节带着孙子孙女一起聚餐,一屋子热闹得像逢年过节。
说起往事,她总说:“人活着,别怕笑话,温暖最重要。”
搭伙伴儿,也许不完美,但一定能给暮年带来幸福的底色。人与人之间,无需复杂的仪式感,只需要简单的关心,看得见的陪伴。
也有人说,老了就该安安静静一个人活着。可是,谁能拒绝柴米油盐里的伴侣,生活里的温情?
说到底,年轻时以为能和孤独做朋友,到了晚年才明白,还要学会与温暖为伍。
人这一辈子,不怕没钱不怕没人敬,最怕的是一屋子孤独无人诉说。
碰上合适的人,不妨主动一点,给自己多争取一个能搭伙过日子的搭档。只要用心经营,两个人的小日子,也能活出满满幸福。
你会选择搭伙过吗?欢迎评论,分享你的故事,说说你心里的温暖生活。
因为所有的幸福,都是有人陪伴的日常点滴。
发布于:江苏省股市开户网上开户流程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